翻轉課堂基于微信公眾號平臺
在“互聯網+”時代下,人們日常使用手機等智能移動設備,利用碎片時間進行信息交流、新聞閱讀和個性化學習,不再拘泥于固定時間、固定地點,正在成為“移動社群”學習的新常態。微信用戶可以通過手機、平板、網頁快速發送語音、視頻、圖片和文字,非常適合展示10分鐘以內的教學視頻、圖文等資料,實現學員的個性化、碎片化學習。對本院學生調查顯示,98%的學生是微信用戶。綜上,微信公眾平臺可以作為一種非常好的基于互聯網的學習支持環境。

微課程開發和應用基于微信公眾平臺
老師可以通過公眾平臺服務號和訂閱號實現群發推送,通過公眾平臺自動回復和訂閱實現精準推送,學生通過移動終端隨時點擊學習,并就相關問題查閱資料;老師可以通過微信公眾平臺所提供的數字統計和分析功能,對學生進行跟蹤,查看學習情況,保證教學的時效性;老師還可以通過微信的通訊功能,
基于微信的文字、圖片、語音交互、對講交互方式對學生的學習進行個性化的指導;基于微信的群組功能,可以建立討論組,學生在學習中遇到問題,可以在群中進行討論,為“伙伴式學習”提供良好通道。
基于微信公眾平臺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型構建
教育技術和學習活動是翻轉課堂的關鍵因素,翻轉課堂的有效進行必須要移動通訊設備和通訊平臺作為支持,才能完成知識學習、內化和教學角色的翻轉。
根據學生和課程的特點,將微信公眾平臺與翻轉課堂有機的結合在一起,構建了基于微信公眾平臺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型。教學過程由任務來驅動,分為課前、課中、課后三個相互關聯的階段,巧妙的將線上自主學習和線下面對面教學有機結合起來,以此實現知識與技能的學習、內化和鞏固。

基于翻轉課堂教學模型的教學設計
1.課前線上導學
老師:要分析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根據每節課的課堂目標,基于任務對知識點進行分解,將其中的重點、難點、疑點等制作成1-3個10分鐘以內的微視頻。同時要準備相關資源包,以供學生學習參考使用。
老師把微課資源包在微信上進行發布,將學習任務明確告知學生;并要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通過學習群組或消息,對學生在線上提出的問題及時進行統計和答疑指導。
學生:要根據老師布置的任務和自己的情況對教學視頻和教學資源進行自主探究式學習,然后完成作業。如果在學習中遇到問題可以通過微信及時跟老師和小組成員進行交流,還可以發布自己的學習心得和發現的好的案例。
2.課中線下探究
老師:首先根據線上布置的學習任務和統計的學生提問,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測試;然后提出問題,引發學生展開討論,找出解決方案;最后,對知識進行系統梳理,對重點問題和難點問題進行集中教學講解、演示,對學生的作品進行展示和點評指導。
學生:首先根據課前自主學習中碰到的問題進行提問交流討論;然后學習任務中需要的經典知識點,完成任務形成作品并進行展示;最后跟老師和同學進行交流討論。
3.課后線下鞏固
老師:對課堂教學進行總結,根據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再次收集、整理、設計案例和教學資源包,在微信公眾平臺上發布拓展性的任務和資源包。
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況和老師布置的拓展性任務,再次進行查漏補缺的線上自主學習,然后完成任務形成作品,提交給老師。

翻轉課堂具有獨特的優勢
首先,微課等翻轉課堂載體具有時間短、生動有趣等特點,手機是學生最常使用的通訊交流工具,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其次,學生可以根據個人情況,隨時隨地通過手機進行學習,打破了時間、空間和次數的限制;老師可以有更多的時間指導學生,有助于提高教學效果。
最后,學生在課前學習過程遇到問題時,可以借助通訊工具跟老師和同學之間進行交流討論,進行協作式的學習,課堂上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有更長的時間用于交流討論,有助于增進師生之間的感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