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轉課堂”的高級數學教學模式嘗試
在說“翻轉課堂”的高級數學教學模式嘗試之前,AWIND奇機小編先簡單的概述下國內翻轉課堂的發展過程,國外的先不去管它:
國內對翻轉課堂的研究興起于2012年,2015和2016這兩年更是呈現一個爆發式增漲,研究方向從簡單的基礎研究漸漸深化,從對翻轉課堂的介紹和理論探索,具體到對平臺技術的研究、各學科的應用情況,以及反思和批判等等方面,可以說在短時間內成為教育領域研究的熱點之一。
在2013年,華東師范大學與全國二十余所高校以“聯盟”形式組建了C20慕課聯盟。帶領全國有關中小學開展“翻轉課堂”的實踐研究,以促進翻轉課堂的實施,推動基礎教育的改革。

基于“翻轉課堂”的高級數學教學模式嘗試
J.Piaget的建構主義(Constructivism)認知理論認為,知識只不過是人們對客觀世界的一種解釋、假設或假說。但學習者對這種知識的理解并非總是一致認同。真正的理解只能是學習者基于自己的經驗背景而建構起來的,取決于特定情況下的學習活動過程。而“翻轉課堂”就為個體學習者提供了基于其自身背景的知識構建環境。高級數學傳統教學模式忽視了個體學習者的知識構建環境需求。
“翻轉課堂”如一股清新之風吹散了高級數學教學中的迷霧。近年來,有教師嘗試著引入這一新的教學理念,從教學設計到實施進行了模式上的重建,并開始取得較為可喜的效果。經過幾年下來的實踐經驗,“翻轉課堂”在取的成果的同時,也慢慢暴露了目前“翻轉課堂”在教育中出現的一系列問題:

硬件設備部署問題
其一:能夠實現信息化教育的學校都相對集中在一線城市,縱然在一線城市也不能普及;其二,各自為營,大多為“按需、逐個、獨立”的建設,另外由于獨立進行數字校園建設,導致學校間的資源無法進行共享,翻轉課堂與學校的實際情況成了以“數據孤島”、“應用孤島”、“硬件孤島”、“資源孤島”組成的“孤島架構”。
教學師生的問題
“翻轉課堂”使許多個體學習者紛紛受益,但同時我們也要看到它對教學帶來的極大挑戰。
對教師素養的挑戰
“翻轉課堂”要求教師利用網絡資源合理設計教學腳本,因此,教師不僅要具備扎實的專業基本功,對于多媒體網絡技術的運用也要熟練,才能做出生動有趣的教學視頻,才能在網絡平臺保持與學生的交流互動。這對傳統教學模式下(一本書、一支粉筆)的教師將是一個不小的挑戰,特別是對年長的教師。
對學生自覺性的挑戰
“翻轉課堂”要求個體學習者在自主學習教師布置的內容后思考問題并帶入課堂進行互動解決,這就要求學習者要有極強的自覺性:在電腦前觀看、學習,在網絡群里交流思想。這對一部分勤奮好學的學生來說不是問題,但對于自控性較差的學生來說卻是其知識構建的第一道關,教師需要特別加強管理。

“翻轉課堂”的高級數學教學模式嘗試總結:
翻轉課堂的多樣化,讓我們看到教學中不一樣的一面,老師不照本宣科,不填鴨式教育,給學生留有充分的余地,注重引導學生思考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通過課前部分(老師備課,學生提前預習),課堂內容簡要有的放矢,調動學生自己解決實際問題的積極性,讓學生在教師啟發引導下,通過自身的探索,不但知道相關學科領域核心知識“是什么”和“為什么”,還要知道“做什么”、“怎樣做”,培養學生勇于實踐勇于探索的精神和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