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轉課堂教學過程模型設計
翻轉課堂教學過程模型設計
翻轉課堂不是在線視頻的代名詞。翻轉課堂除了教學視頻外,還有面對面的互動時間,與同學和教師一起發生有意義的學習活動;不是視頻取代教師;不是在線課程;不是學生無序學習;不是讓整個班的學生都盯著電腦屏幕;不是學生在孤立的學習。

翻轉課堂是依賴信息化學習平臺,將傳統教學活動由課堂延伸至課前和課后。它要求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要關注學生“課前-課上-課后”的完整的學習過程,原本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環境都需要重新組織、重新思考和重新設計。
翻轉課堂教學過程模型設計
教學是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交互過程,教學過程主要包含教師、學生、教學內容和學習環境四個要素。
以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為指導,設計以學生為中心的“先學后教”的翻轉課堂就是要圍繞教學過程的四個要素,確定教學策略、教學方法和教學步驟,通過創設情境、進行協作學習和會話交流,為學生構建自主學習,協作式探索的學習環境,幫助學生更加有效地實現知識意義的建構。
翻轉課堂教學過程模型設計,采用任務驅動、項目引導組織教學,在設計適用于該類課程的翻轉課堂時,結合翻轉課堂的特點和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和情境化學習理論,在信息化學習平臺的支持下,將翻轉課堂的學習過程分為課前、課上和課后三個階段,教學過程模型如圖所示。

在課前階段,學生的首要任務是明確學習目標,其次是完成“學情調查”、進行自主學習、基礎測試和在線交流反饋。在課上階段,軟件設計實驗課程采用項目引導任務驅動的教學策略[2],圍繞軟件項目開展協作式和參與式的教學活動。在整個過程中,由教師指導學生通過協作探究實現知識體系的建構。學生
經合作探究與實踐,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梳理和總結,教師組織學生就收獲和問題進行展示、交流和討論。在課后階段,是學生進行強化和拓展學習的階段,通過課后作業深化知識,探索新知識。教師在課后要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學習效果,對教學進行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