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轉課堂模式下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
翻轉課堂模式下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
翻轉課堂的主要理念是先學后教、創設問題情境、注重探索交往、評價多元及時,這些對學生思維的發展有重要的作用。具體而言,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通過先學后教拓寬學生思維寬度,利用問題情境增強思維深度,依托交往互動提升思維強度,借助多元評價鞏固思維厚度。

(一)先學后教,拓寬學生的思維寬度
學生的思維特點是從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逐步轉變,對事物的思考深度逐漸加深,思考問題的寬度不斷擴大,思維的深刻性得到進一步拓展[2]。翻轉教學利用先學后教,預先喚醒學生的具體思維,同時利用層層設問、步步推進的方式,引導學生逐步深入思考,特別是利用小組討論、合作探究以及教師講解等方式不斷拓寬他們的視野,進而推動學生從不同角度認知事物,幫助學生掌握學科的基本結構,拓展思維寬度。這一方面為教學節省了時間,可以使教師有更多的精力補充課外內容和支撐性材料,
另一方面也為學生接觸更多的內容,挖掘問題中的隱蔽條件,排除冗余信息,擴寬思維的視野提供了可能。同時學生通過預先學習,獲得“現有發展水平”,而教師通過課上學習檢測、小組合作匯報、互動質疑、問題遷移、教師提問等方式了解他們真實的“現有發展水平”,并以此為依據補充相關內容,進行有針對性的點撥、訓練,幫助學生實現深度學習,推動學生在“現有發展水平”上向“可能的發展水平”邁進,拓寬學生的思維寬度。

(二)創設問題情境,增強學生的思維深度
翻轉課堂通過層層遞進的問題引導,既能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幫助他們逐漸厘清自己的思路,又便于促使他們從不同角度審視思考問題,對所學內容展開批判,進而深化學生的思維深度。對教師而言,則可以通過精心設計、挑選已知錯誤概念的關鍵任務,檢驗學生思維的水平,弄清他們已有想法的不足之處以及如何改變的策略,從而有針對性地引導小組批判式討論,促使學生更加獨立、批判地認識問題,擴展學生思維的深度。
(三)注重交往互動,提升學生的思維強度
翻轉課堂有效解放了教師的講解任務,使得教師能夠擁有更多的“在場”時間參與師生互動交往,有利于教師通過學生的質疑論辯活動發現學生思維的片面性和表面性,使教師能夠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辯證、系統、全面立體分析問題,逐步加深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理解、反思,推動學生分析能力、概括能力、綜合能力等的鍛煉,從而提升學生的思維強度。

(四)評價多元及時,鞏固學生的思維厚度
翻轉課堂是對真實學習過程的自覺模擬與主動回歸,利用問題邏輯組織教學,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思維因問題的不斷深化得以生成發展,而及時多元的評價能有效引導學生多維、立體、辯證地認識問題,以此不斷加深他們思維的厚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