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不同角度對翻轉課堂的特點分析
從不同角度對翻轉課堂的特點分析
在教育信息化改革的浪潮下,翻轉課堂以建構主義理論為指導,借助現代化信息技術,改變了以往傳統的班級授課制教學,以其獨特性在教學方面發揮著不同的作用。翻轉課堂各種不同的特點,也從各方面引發了教育者的思考。

在從不同角度對翻轉課堂的特點分析之前,我們先了解一下什么是翻轉課堂
翻轉課堂譯自"FlippedClassroom"或"InvertedClassroom"。所謂翻轉課堂,顧名思義就是把學生在上課環節進行的聽課、做筆記等環節翻轉到下課回家后進行自主學習。同時把回家后做作業、做練習等課下環節翻轉到上課的時間,再通過老師的引導和答疑來增加互動,從而強化學生課下自學的知識點。
一、從不同角度對翻轉課堂的特點分析
教學方式方面
1)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加強了師生互動,但對于學生積極性要求高。翻轉課堂顛倒傳統的教學順序,讓學生將學習新知識的時間放在課下,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控制老師提供的學習資料的進度,可以通過網絡平臺進行測試并及時獲得反饋,進行復習時有針對性,利于找出疑問點,課上由教師講解。而不是只聽教師的灌輸,自己發現問題,這樣既拓展了學生課下學習的時間,有利于增強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師生的課堂互動。
但對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要求較高,倘若學生不能按時完成相關學習任務,課上學習困難便會加大。另外,學生每天將花費更多的時間在電腦等電子產品上,這不僅是個巨大的負擔,也不利于學生的視力健康。
2)迎合網絡信息潮流,有利于促進教學方式的創新改革,但受教師信息化素質的制約。翻轉課堂借助網絡,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便利條件,將線下線上學習相結合,促進了教學方式的改進。
但對于很多老師來說,現代信息化技術是個盲點。很多老師只會制作PPT,而對于視頻制作等電腦操作技術知之甚少,會遇到資源上傳和下載等一系列查找和制作資源的技術問題。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翻轉課堂的實施。
教學條件方面。通過網絡平臺促進了教學的便利性、實效性,但同時也受網絡資源共享性的制約。
3)通過網絡平臺共享教學資源,使得學生在課外就可以完成學習內容,學生可以通過網絡平臺測試,教師可以了解學生知識的掌握情況,提高上課效率,具有很大的便利性和實效性。
但是翻轉課堂對于信息網絡的要求提高,在我國,還不能做到每個家庭都配備計算機和網絡設備。這會導致一些學生無法在家觀看教學視頻,從而影響學習效果。
教學理念方面

1)有利于創新教育理念,但翻轉課堂的推廣實施仍然受限。在我國目前大多數學校仍然追求升學率和通過率的前提下,翻轉課堂作為一個尚不成熟,仍處在摸索階段的新事物,要得到社會、學校、學生、家長、甚至部分老師自己的認可,仍然需要較長的時間。而如今的班級授課制實施年限較長,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翻轉課堂的推廣會存在一些困難。
2)評價方式多元化,但還是以完成測試題目的準確率為核心。翻轉課堂的評價方式相對于傳統課堂來說比較多元化,有課前任務完成情況、參與小組討論情況和完成小測試情況等,類型豐富。但當下的教育理念還是比較注重學習成績,"應試教育"思維根深蒂固,所以翻轉課堂的實施評價更多的還是圍繞著測試題開展。
教學效果方面
1)提高學習效果,有利于學生互助式、合作式學習和家長的參與。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學習情況,合理分配課下學習時間。不受班級授課制規定的上課時間的限制,對于知識掌握薄弱的地方可以適當延長學習時間。另一方面,學生可以和其他同伴一起學習,共同討論,促進合作學習和互助式學習。同時也有利于家長參與到學生的學習過程中,予以指導和督促。
2)有利于學生課下自學,但自學內容有限,教師需將系統知識零碎化。在課堂上,教師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及時講解知識的融合貫通性,而在翻轉課堂中,學生可能只能在課下學習某一小部分的知識點,這就要求教師要調整教學方案,制定適合的教學計劃,將系統知識零碎化之后教給學生。倘若教學計劃不夠完善,將會嚴重影響教學效果。
二、針對翻轉課堂提出的建議
翻轉課堂漂洋過海地來到中國,然而并不符合當下的國情,所以需要慢慢一步一步的改變,只有具有社會主義本土化特色的翻轉課堂,才有可能給傳統教育帶來沖擊,就當下的那些小打小鬧,連個水漂都不算。
雖然翻轉課堂尚未完成本土化,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導致其無法大規模推廣,然而其背后的一些思路卻非常值得我們學習借鑒。
宗旨:教學的服務環節應該是以學生為中心,適應學生的實際情況。
方式:提供服務的老師的最大作用并不應該是強迫學生學習,而是激發出學生學習的內驅力。
資源:教學流程的分工,制作內容和提供服務的是不同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