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轉課堂需要具備什么條件
翻轉課堂需要具備什么條件
翻轉課堂是基于物聯網技術,高度整合了先進教學設備和海量教育資源,以未來教育云平臺為支撐,以“思維可視化”教學理念為指導,實現一對多互動教學、多屏互動分組合作學習、情景化教學,高效開展多種教與學模式活動的課堂環境。當然這些都是翻轉課堂的“硬件”準備,硬件準備并不難,翻轉課堂在實行中,遇到的真正困難在于“軟件”。

翻轉課堂想要普及,需要怎樣克服“軟件”問題?
1.提高教師的信息技術能力
“翻轉課堂”最顯著的特點就是根據教學需要,教師本人在備課時要制作“微視頻”,這對教師的信息技術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目前絕大部分教師信息技術能力遠沒有達到這樣的標準,所以“翻轉課堂”若想更大程度地推廣,當務之急是提高教師的視頻制作技術。如果老師們制作微視頻就像制作PPT一樣容易上手,將會有更多的教師愿意在課堂上嘗試“翻轉”。當然,就像PPT推廣一樣,這需要一個過程??萍及l展得很快,也許不久的將來“微視頻”軟件也能像PPT一樣,直接在鼠標右擊中就能出現,制作和使用起來將更簡潔、更方便。
2.實現資源共享,發揮骨干引領作用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新生事物發展的初期需要一批無私奉獻的精英骨干,把他們的成果和別人共享,以期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如果早期的骨干教師只享受自己的成功,可以展示自己的“翻轉課堂”,卻不愿共享“微視頻”,從尊重個人知識產權角度,也無可厚非。但從推廣“翻轉課堂”的角度來說,將是一大阻礙。如果骨干教師們的“微視頻”能夠建立一個資源庫,吸引更多的教師來使用,并促發使用的老師自己制作,這個資源庫將越來越豐富,同一課時供選擇的“微視頻”將更多,這樣的趨勢將帶動更多的教師嘗試“翻轉”。“翻轉”到一定程度,每個人就會只對自己的制作感覺滿意,因為那是最適合自己當下需要的。

3.合理定位,不搞一刀切
教育改革的失敗往往是由搞“一刀切”導致的,每一種新的教學方式在推廣的初期都喜歡用“顛覆傳統”來博取知名度。其實,傳統的教學方式之所以能延續至今,一定有它的合理性。異化了的傳統最終是要被淘汰的,而優良的傳統反而是需要傳承和回歸的。一些有生命力的教育改革不是在顛覆傳統,相反,恰恰是吸取了精華發揚了傳統。所以,“翻轉課堂”要走出當前的尷尬局面,需要給自己合理定位。
學時定位:如果能夠根據教學的需要,選擇性地采用“微視頻”進行翻轉,如一周三次,某一章節采用或起始年級多用、畢業年級少用,等等。這樣的靈活處理,將給師生更多的調整空間,尤其是“微視頻”的使用范圍將更廣,傳統課堂一樣可以操作。
學科定位:尊重學科特點,有些學科不一定適合“翻轉”,像語文學科,要想上出“語文味”來,僅靠“翻轉”是遠遠不夠的。咬文嚼字、把握揣摩、對傳情達意的理解體悟,都需要在師生的現場互動中才能達成,這個教學過程是慢節奏的,哪怕語氣表情都是一種引導,同樣一句話,不同的語氣完全是一個天壤之別的差距。
學情定位:“翻轉課堂”也許更適合大學生、“高教”,因為他們是經過篩選的、具備一定自覺能力的學生群體。而對初中生特別是小學生,他們的自主能力還沒有達到一定的要求,所以義務教育階段采用“翻轉課堂”需慎重。
總結:時代的車輪是不可阻擋的,同時也是很無情的,“翻轉課堂”要么成功,就像電腦進入課堂,PPT被普及使用一樣,“微視頻”也將作為一項技術被適用于傳統教學,成為傳統教學的一個有益的補充,要么像歷史書頁一樣被翻過,被遺忘……一個好的教育模式絕對不是摒棄咱們傳承了幾千年的傳統教育,而是一個傳承和創新相結合的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