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轉課堂任重而道遠
翻轉課堂任重而道遠
翻轉課堂模式是大教育運動的一部分,它與混合式學習、探究性學習、其他教學方法和工具在含義上有所重疊,都是為了讓學習更加靈活、主動,讓學生的參與度更強。互聯網尤其是移動互聯網催生“翻轉課堂式”教學模式。“翻轉課堂式”是對基于印刷術的傳統課堂教學結構與教學流程的徹底顛覆,由此將引發教師角色、課程模式、管理模式等一系列變革。

1、翻轉課堂的第一步就是要求老師創建教學視頻,這對老師借用科技手段進行教學的能力是一大考驗。翻轉課堂將教學由“教-學”模式變成了“學-教”模式。
2、翻轉課堂的形式最成功的是在理科方面,如數學、物理、化學等,因為理科相對來說知識點比較集中,老師在編制微視頻的時候可以將問題帶入,但是通過半年對翻轉課堂的探討發現,其實每一門學科都可以用翻轉課堂的形式教學,只是各個學科有自己的教學特點和方式方法。
3、翻轉課堂推動,要打破現有的誰是教師,就由誰來評價學生的學習狀況的傳統做法,建立一種新型的評價機制。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觀看自己的任課教師的視頻來學習,也可以觀看其他老師的視頻來學習,只要能夠順利通過學習,都應該計算學分。有利于優質教育資源的共享,對促進教育均衡發展也有很重要的意義。
翻轉課堂遇到的問題

1、實施“翻轉課堂”,必然要打破自己和教育環境之間的一種平衡態,讓自己處于一個新的、自己內心沒有確切把握的動蕩狀態之中。如果沒有堅定的改革信念作為支撐,教師通常是不愿意“革”自己的命的。
2、大多數的教師平時使用電腦就是上上網、編寫一些文本和數據表格、制作PPT等,其他的軟件和技術很少涉獵。雖然視頻平臺可以聘請人來進行制作,但如果教師不具備與教學視頻編制相關的系列技能的話,要推動“翻轉課堂”改革是很困難的。
3、為了實施“翻轉課堂”,很多人將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了視頻的制作上,這其實也是一個誤區。視頻自然重要,但比視頻更加重要的是如何支配課堂上多出來的這些時間。課堂的對話和討論,需要教師做出精心的準備和細致的觀察,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4、“翻轉課堂”之所以成功,是因為課堂討論所帶來的學生“吸收內化”學習過程效益的提升。
5、學生的角色更加突出學習的主體性和必要的主動性,因為如果沒有一定的主動性,翻轉課堂中的學習無法進行,必須需要學生的主動操作和主動思考。
6、家長的角色轉變,家長在傳統的教育思想體系下很難接受新型學習模式,在此過程中,要加強翻轉課堂學習的宣傳工作,讓家長也能夠理解新型教育方式,從而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和氛圍,之前網上就報到過,因為家長的強烈反對,學校只能一星期上2節翻轉課堂課。
翻轉課堂模式在我國目前還不能大規模推廣,另外涉及到學生的學習習慣、學生的學習自覺性、學校管理體制、學生家長等諸多問題,當下也只是個別學校在進行探索和研究,這也是許多人稱翻轉課堂“孤島教育”“獨島教育”等原因。教育改革任重而道遠,希望能夠隨著一步一步的探索,我們能夠找到符中國模式的”翻轉課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