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當下教育模式改革方案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教育是針對人的。教學方法應該因人而異,絕沒有一種放在天下皆準的,可以批量化,大規模復制,適用于所有課堂,所有學生的所謂的模式。
課堂教學模式就是為完成教學目標、任務、實施教學內容,采取一定的教學方法和形式。它有四個要素:

①根據教學目標、任務,確定教學目的;
②選定教學方法(單一的、多樣化的或以一種方法為主);
③規定教學程序。即確定教學過程中,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最后做什么的教學步驟;
④確定教與學,師生雙方的課堂活動量和活動方式。
教學模式的功能

教學模式的中介作用。教學模式的中介作用是指教學模式能為各科教學提供一定理論依據的模式化的教學法體系,使教師擺脫只憑經驗和感覺,在實踐中從頭摸索進行教學的狀況,搭起了一座理論與實踐之間的橋梁。教學模式的這種中介作用,是和它既來源于實踐,又是某種理論的簡化形式的特點分不開的。
一方面,教學模式來源于實踐,是對一定是具體教學活動方式進行優選、概括、加工的結果,是為某一類教學及其所涉及的各種因素和它們之間的關系提供一種相對穩定的操作框架,這種框架有著內在的邏輯關系的理論依據,已經具備了理論層面的意義。
另一方面,教學模式又是某種理論的簡化表現方式,它可以通過簡明扼要的象征性的符號、圖式和關系的解釋,來反映它所依據的教學理論的基本特征,使人們在頭腦中形成一個比抽象理論具體得多的教學程序性的實施程序。便于人們對某一教學理論的理解,也是抽象理論得以發揮其實踐功能的中間環節,是教學理論得以具體指導教學,并在實踐中運用的中介。
有些所謂的課堂改革,看似精彩紛呈,花樣百出,熱鬧非凡,其實不過是花拳繡腿,學生并不能從這樣的課堂上獲得很多的知識,只不過是配合老師演了一場戲而已。
小編認為,教學其實和廚師炒菜有異曲同工之妙,我們不可能設計出一種智能炒菜機,按照固定的程序炒出符合每個人的口味的菜。同樣的,那些曾經風靡一時的所謂的“課堂模式”也不能適用于所有的課堂,所有的老師。利用當下科技產品,合理的進行教學硬件、教學模式的改革,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才是硬道理。小編推薦教學模式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精髓之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