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轉課堂的困境一《學生篇》
翻轉課堂的困境一《學生篇》
翻轉課堂以席卷國內整個教育領域之勢,掀起了一場課堂教學改革之風,人們對翻轉課堂模式寄予了厚望,也引起了好多人的憂慮和不安,引發了中國教育學界眾多理論與實踐者的關注與思考。

學生心理調整的困境
翻轉課堂強調學生的個性化學習,打破了教師在課堂上講課,布置家庭作業,讓學生回家練習的傳統學習模式。翻轉課堂中知識傳授以課外學生自主學習的方式進行,教師事先為學生提供豐富的紙質資料及多媒體資源,學生閱讀教材、參考資料,借助信息技術觀看教學視頻、文本、動畫及圖片,上網搜索相關資料,獨立完成課后練習,檢驗學習效果,歸納總結所學的知識,尋找問題。這一系列學習活動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信息素養提出了更高要求。眾所周知,學生的自主學習是一種理想狀態。

傳統教學的遺留問題
長期以來,我國的學生習慣于亦步亦趨地跟隨著教師走,沒有強烈的自主學習意識,更談不上創造性地超越自我。學生大多習慣傳統課堂并依賴教師的指導,習慣家長的監控。學生通過網絡查找資料,在教學平臺上與師生互動交流,這是以學生具有自控和自我管理能力為基礎的。網絡上誘惑多,對學習干擾大,在這樣自由、寬松、無拘束的環境中,學生很容易迷航。
因此,現實中需要給學生補充自主學習的知識,提高他們的自學能力。加強學生時間管理意識,培養抗干擾能力,養成自覺學習習慣是翻轉課堂的首要任務。即便是現代教育技術引入翻轉課堂,學生對于教學形式的熱情往往大于對教學內容的關注。

監管機制的不完善
如果沒有有效的監管機制,學生的學習熱情就會急劇下降,出現知識掌握不牢固的現象。學生很容易在失去外在力量的情況下放松甚至放縱自己。既然是個性化學習,學生難免出現課下看不完視頻課程的情況,這樣上課處理作業和討論交流的時候就會無從下手,無法完成學習任務。日積月累,學生面臨的信息量和知識量就會增加,也會形成不良循環。
因此,學生對翻轉課堂的心理接受程度也是我們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