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轉課堂中教師與學生存在的問題
翻轉課堂中教師與學生存在的問題
國內教育界對翻轉課堂教學的探討日趨系統化,尤其關注微課、慕課創新,并從理論和實踐兩個層面推動“翻轉課堂”在國內快速發展。但在現階段,國內翻轉課堂的實施主要存在以下問題,接下來分別從教師、學生兩個出發點去了解當下的翻轉課堂。

翻轉課堂中教師的問題
一、教師的實際素質與翻轉課堂所要求的高素質不匹配;如大多數教師不具備制作微型課程等技術的能力,而翻轉課堂的教學基礎就是基于“微視頻”;
二、學生自控力不強、自主學習意識差,課前預習在沒有監管者的情況下,一部分學生可能不會觀看教學視頻甚至不預習,導致課前自學效果不佳,最終影響課中翻轉課堂的實施和有效開展;
三、很多高校存在“重科研、輕教學”的引導機制,這種機制使得教師投入教學的時間明顯少于科研,對高校教學質量產生了極為不利的影響。

翻轉課堂中學生的問題
1、學生對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適應度低
學生對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適應度低,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一方面,學生對傳統教學模式過度依賴。我國學生從中學開始,養成了一種被動式學習模式,依賴于教育者全過程監管,習慣被動接受知識,缺乏學習主動性,到了大學后很難快速適應翻轉課堂教學中以自身為主體的主動性學習模式。
另一方面,信息化帶來社會變革,而教育領域反應卻相對滯后。目前,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和社會對人才需求層次的提高,高校也在積極尋求創新和變革?!胺D課堂”在我國高校推廣的速度很快,但如何汲取其精髓,找到真正適合中國本土化的翻轉模式,至關重要。

2.學生能認識到自身學習主動性的重要性但實際行為缺失
通過對問卷的分析,我們發現,學生一方面對“課前預習主動性”評價偏低,同時又普遍贊同“學生主觀意愿及綜合素質對翻轉課堂教學效果有很大影響”。這說明學生雖然主觀認識到“學習主動性”的重要性,但在實際學習過程中,行為上又存在缺失,學習的主動性、自律性有待提高。
3.學生欠缺有效的自學方法和小組合作精神
翻轉課堂能夠正常實施的前提是學生能有效地開展自主學習。在二級評價中,學生對“整體預習效果”、“預習時間長短合理”、“提高了學習激情”這幾個指標得分相對偏低。說明對于這一新的教學模式,學生難以把握預習節奏,課前預習安排不夠合理,缺乏有效的自主學習方法。
翻轉課堂的一個重要思想是調動每個學生的優點,課前準備、課堂討論、課后持續學習等大多數情況下均是以小組協助形式開展。但由于沒有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或小組合作的策略,難以充分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作用。而且在實踐過程中,我們發現完成小組任務時,學生搭便車的現象嚴重,課堂翻轉后,學生更容易出現兩級分化。
4、沒有合理有效的考評機制
薩德勒曾指出,學生對如何取得好成績的認識與教師的認識越接近,評價對學生所起的作用將越大[9]。高質量的學習資源、良好學習支持服務體系與及時有效的反饋信息,是促進學習的三大主要外部因素。現有的學生成績評定多重視結果評價,而翻轉課堂的效果更多體現在過程性評價中。目前的翻轉課堂教學實踐中,教師雖加大了過程成績比重,但普遍存在采用小組同分(即一個小組成員得分相同)或是組內成員互評等不全面、不具體、不客觀的考評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