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想未來智慧教室的系統模型
設想未來智慧教室的系統模型
未來課堂教學的所有過程均通過信息終端進行;采用人工智能技術實現語音識別、筆記分析、表情識別等功能,實現對自然教學的大數據記錄,以及基于大數據的學習效果實時評估;通過自然紙筆輸入和多模式電子終端提供全數字入口,支持多終端移動學習……

一、智慧教室的“SMART”概念模型
智慧教室的“智慧性”涉及教學內容的優化呈現、學習資源的便利獲取、課堂教學的深度互動、情景感知與檢測、教室布局與電氣管理等方面的內容,可概括為
內容呈現(Showing)
環境管理(Manageable)
資源獲取(Accessible)
及時互動(Real-timeInteractive)
情境感知(Testing)
五個維度,簡寫為“S.M.A.R.T”,這五個維度正好體現了智慧教室的特征,可稱為“SMART”概念模型。

二、智慧教室的“iSMART”系統模型
“SMART”概念模型的側重點在于呈現智慧教室的“智慧性”特征。為了提供更具操作性的建設參考,從系統組成的角度構建了智慧教室的“iSMART”模型。在該模型中智慧教室由
基礎設施
網絡感知(networkSensor)
可視管理(visualManagement)
增強現實(Augmentedreality)
實時記錄(real-timeRecording)
泛在技術(ubiquitousTechnology)
六大系統組成,將六大系統關鍵字的首字母提取出來,縮寫為“iSMART”

在這面向未來教室里,教育技術和大數據系統交相呼應,外在張力和內涵建設相得益彰:
大屏的震撼和沖擊,是智慧教育場景化和儀式化的核心要素;
多屏的交互和組合,是智慧教育分組化和個性化的主要模式;
屏幕的聯接和聯動,是智慧教育異地化和多維化的創新生態;
表情和筆跡的捕捉,是智慧教育本質化和初心化的深情呼喚;
實時和動態的分析,是智慧教育數據化和聯動化的內涵聚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