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轉課堂教學應用模式
翻轉課堂教學應用模式
翻轉課堂已經經歷了數年的實踐,國內的翻轉課堂可以說都是基于思維可視化全腦快學模式,依托思維可視化技術,在構建和完善基礎知識概念和基本問題解決能力的同時,著重培養學生綜合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動手探究、團隊合作等學習能力,系統提升學生的學習力的一種教學應用模式。

翻轉課堂經過這么多年的實踐,總結出一些經驗希望對想了解翻轉課堂的用戶有幫助。
1.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中的“教”應注意三點:
(1)教的內容:應該是學生自學后還不能理解和掌握的地方。學生自學已掌握的,一律不教。
(2)教的要求:不就本論本、不就題講題,而是以問題和習題為載體尋找出規律、探討方法。
(3)教的方式:讓學生先講,如果學生講對了,教師不再重復;講不完整的,達不到深度的,教師再補充;講錯的教師要更正。

2翻轉課堂教學應用模式流程圖
(1)預習導學
學生通過教師精心編制的導學案及針對核心知識點、疑難點錄制的微課,認真自學,完成基礎知識儲備。要做到先學后教,不學不教,不做不教,不批不教,以學定教。教師要認真鉆研教材,站在學生的角度,精心編制導學案。導學案的編制要改變面面俱到,忽視學生思維的狀況,以問題為導向,啟迪學生思維。
(2)預習檢測
預習檢測內容的選擇應立足教學內容的核心內容,有助于學生檢測學習成果,發現學習中的問題等要求設置。檢測題的難度應立足于學科學業水平測試要求,題量不能太多,以學生能在10分鐘左右完成為宜。不出難題、怪題、偏題,保證大部分學生在認真完成學案導學的基礎上能獨立完成。
(3)疑難突破
學生通過導學案的學習、預習檢測后,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找出知識及方法上的問題及困惑,向同學、教師尋求解決方法。疑難突破是課內學習的核心步驟,可分為四個環節,既學生提問,小組討論,展示交流,師生互動四個環節。
(4)知識檢測
精心選題,強化變式訓練,促進學生知識的內化,知識檢測題要盡量做到知識點的全覆蓋,難度要求要比預習檢測稍高。要善于將課本題拓展、引伸,圍繞核心知識、主干知識選編補充題。教師要使盡可能多的習題在課內得到解決。

(5)互動小結
激勵學生歸納知識,形成知識網絡,教師在學生總結歸納的基礎上,完善知識網絡。總結應注意兩個方面,一是對知識的總結,學生根據本節課的學習,對本節課的內容,形成知識體系,對規律性的東西予以總結,對做錯的地方要著重標明,對于知識的不足要強化課后訓練。二是對學習方法進行總結,對體現的學習方法及學習思維進行總結。
(6)鞏固提升
是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課外延伸環節,主要是習題檢測,檢測題要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分層設置。對學有余力的學生可布置一些有趣味性、挑戰性、創新性的選做題。對解題有一定困難的學生,可基礎題、中檔題。從基礎抓起,從最差的學生抓起。保證上層生吃得飽,下層生吃得了,人人有事做,人人得到發展。
目前,翻轉課堂已在華東師范大學慕課中心、上海交大附中、上海師大附中、鄭州二中、無錫錫東高級中學、成都棕北中學、重慶市樹人景瑞小學、深圳市德邦高級中學、隴南第一中學、江西師范學院、冕寧中學等國內眾多學校投入運行并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